第022章 :

宁玉芯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幸福农家妇最新章节!

    别看人家寒酸,跟着新郎迎亲的人只有四五个,也没有唢呐班,但他们是乡下最普遍的情况,而且没有因为余家迎亲队气派就大方让路。

    白玉娴坐在余庆国推着的自行车后座,看到余二叔上前和对方管事的商量,离得远,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片刻后,余二叔转头扬高声音问白玉娴:“庆国媳妇儿,你身上带了手绢没有?”听白玉娴回答说带了,忙叫拿出来。

    白玉娴纳闷地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块新手帕,余庆国阻止她下车,叫接亲的一个女孩子拿过去交给余二叔,随后那家新娘也掏了一块手帕,女孩子拿回来给白玉娴。

    两个新娘交换过手帕后,双方带队的管事就你好我好大家好地互相谦让。

    最终,因为余家迎亲队伍都是骑着自行车,自行车的速度快,他们就先上了大路,大伙儿上了车踩着脚蹬子,很快就把骡车远远甩在了后头。

    到了余家,白玉娴也遇到了余庆国到自己家迎亲的情况。

    余庆国刚停下自行车,白玉娴还没下来,就有两个小伙子迅速地跑上来脱掉她的鞋,揣在怀里扭头就跑,一边跑一边笑,围观的人都跟着笑了。

    白玉娴又羞又臊,脸蛋儿涨得通红。

    “别担心,我一会把鞋要回来。”余庆国把她抱下车,先拜天地,就是门口左边靠墙立着一张八仙桌,上面放着一个柳条编的大斗,斗里装着粮食和秤、镜子等物,为了不披上四旧的名声,中间还有一尊毛爷爷的石膏像,两边是红蜡烛,桌前地上铺着一领凉席。

    白玉娴只穿着羊毛袜子的双脚踩在凉席上,她不用拜,出嫁前母亲特地叮嘱了,说进门前拜婆家的天地的话对娘家不好,具体是什么原因她就不清楚了,大约就是风俗中的一种。因此只有余庆国对着八仙桌磕头,磕完头,抱她进院子,可惜堂屋正门紧紧地关着,叫过门后才得以进去,余父和余母也给了她改口费,红纸包着十六块钱,一共两份。

    白玉娴进了新房,换好上头袄,余庆国在外面好说歹说才拿糖换回鞋子。

    很多亲朋好友都过来看新媳妇儿,闹哄哄的满屋都是欢声笑语,没有一个不在夸新媳妇长得俊,白玉娴含羞带怯地低头坐在床沿,任人打量。

    这种情况没有维持太久,两家距离太远,到家时就快到中午了,不少亲戚已经坐在席位上等着开席,在白玉娴换衣服的时候,院中酒席已经开始了,所以等余庆国来叫玉娴一起去敬酒,新房里的人跟着散了。

    余家是顺河大队数一数二的人家,亲朋好友极多,光是六个女儿六个女婿连同女儿的公婆、叔伯、大小姑子等就来了三四十人,还不算带来的大小孩子们。

    所以,余家足足准备了四十桌酒席,分两拨吃,一拨二十桌,第一拨全是外姓亲戚。

    酒席十分丰盛,满满的都是肉菜,白玉娴敬酒时就发现比自己家办得强十倍,鸡鸭鱼肉蛋野鸡野兔野鸭子罗列桌上,吃得亲朋好友满嘴都是油。

    第一拨酒席撤下开始分大小。

    所谓分大小,就是给前来参加婚礼的本家长辈和亲族长辈磕头,朋友近邻都是直接上礼钱,登记在礼单上,不参与分大小,长辈们则是分大小时新人磕头后才给钱。一个老人站在桌后,架势有点像后世的司仪,旁边有个记账的,是余二叔。

    凉席上已铺着上头被,软软的不会硌着膝盖,白玉娴心里安慰了些,之前她就担心跪在凉席上会很硬很难受,现在周围围满了人,都等着分大小。

    他们第一个拜的不是长辈,而是毛爷爷,老人家洋洋洒洒对其一阵歌颂,然后正式开始。

    首先是余奶奶,坐在桌前长条凳上接受余庆国和白玉娴磕头,二人叫过奶奶后,老人家笑眯眯地点头说好,从裤腰里拿出一个红包,却没有给孙子孙媳,而是给了桌后的老人。

    “二十块!”老人点清数目,身边的余二叔迅速在礼单上记下。

    接着是余父余母、余二叔余二婶、余三叔余三婶和余四叔余四婶、各位堂兄堂嫂、再往后就是本家近房里的各个爷爷奶奶、伯伯大娘、叔叔婶婶、堂兄堂嫂、本家的头磕完了,接着是亲戚,姑奶奶在前,外祖、舅舅家在中,姨妈极其表亲们在后,很是讲究,紧随三者之后的是各家的表兄表嫂、表姐表姐夫等,凡是成家立业的都要拿一份礼钱,弟妹们不受礼。

    值得一提的是余庆妍姐妹六个都是姑奶奶,她们和丈夫排在亲姑姑之后、外祖家之前受礼,似乎是商量过了,每对夫妻都给了五十块磕头礼,给钱时引起无数惊叹声。

    其中只有余父、余母像余奶奶一样是坐在桌前长条凳上受新人磕头,其他人都是由那位司仪老人依照名单叫他们的名字连着余庆国白玉娴对他们的称呼,然后新人直接对着桌子磕头行礼,他们就把磕头礼交给余二叔登记。

    除了余庆妍姐妹外,其他人家给的磕头礼钱有多有少,多则十块,是余庆国的叔叔姑姑舅舅姨妈们给的,少则五块、两块、一块。

    白玉娴默默记在心里,方便以后回礼,从磕头礼的高低上差不多能明白远近亲疏。

    大小分完,没坐席的人们忙去坐席,余庆国的拜把兄弟开始上菜,白玉娴回到新房没多久又随着余庆国一起敬酒,忙到下午三四点钟,送走在自己出嫁后来余家的娘家人和送嫁的女孩子、抱鸡的小女孩,婚礼才算彻底结束。

    除了早上在娘家吃俩白水煮鸡蛋,到现在白玉娴是滴水未进,而且听长辈的意思,他们已经省略了一道祭祖的程序,实在是大家不敢去祖坟前烧纸磕头。

    这时候亲朋好友都散得差不多了,只剩一些本家妇女们在院子里收拾锅碗瓢盆,做菜的厨子、端菜的小伙子们坐下吃饭。闻着从窗外飘进来的香气,白玉娴又累又饿,按了按瘪瘪的肚皮,看到余庆国的小堂妹端着长寿面过来,“大嫂,俺大娘叫俺送来的。”

    白玉娴忙封了个一块钱的红包给她,后者高高兴兴地举着红包跑出去。

    白母叮嘱过她这一点,而且她还知道长寿面是娘家放在家具抽屉里,婆家煮来给她吃,所用的碗筷都是陪嫁箱里带来的。

    即使细嚼慢咽,白玉娴仍然以非常快的速度解决掉卧着俩鸭蛋的长寿面。

    连面带汤下了肚,浑身都热乎乎的,真是一大享受。

    白玉娴舒服地吁了一口气,端着空碗出去,立刻就被在屋檐下和人说话的余母接过去,笑道:“累了吧?你在屋里好好歇歇,我叫庆国去陪你。他那帮子兄弟今天又是迎亲,又是端菜,可没少挨累,庆国咋地都得陪他们吃一顿。”

    “妈,这是应该的,让庆国好好陪他们喝几盅,谢谢他们的帮忙。”白玉娴连忙道,说实话,这是他们的婚礼,但是她和余庆国一整天都没啥机会交流。

    “那好,你晚上想吃啥,妈给你做。”余母越来越喜欢玉娴的善解人意了。

    晚饭吃啥?白玉娴听到这句话,看了看堂屋中堂上毛爷爷画像旁边的棕黄色木壳挂钟,黑色指针指向四点零十分,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自己刚刚吃完一大碗长寿面,一两个小时后有必要再吃一顿吗?肠胃会消化不良的。

    余母得到白玉娴的回答,几乎在预料之中,倒也没有强求,只叮嘱她饿了就告诉自己一声,又让她回屋,此时夕阳西下,外面冷得很。

    白玉娴回屋没多久,余母就叫今晚不打算回城的大女儿过来陪她说话。

    白玉娴站起身,含笑向余庆妍道谢,谁不喜欢为人大方又不刁钻古怪的大姑姐?她已经从余庆国那里知道毛衣毛裤和羊毛袜子都是余庆妍所送,包括余庆国今天穿的海军呢大衣和黑色羊毛呢裤子。余庆国穿着这一身,阳刚气息十足,帅得让白玉娴心动不已。

    姑嫂二人坐着说闲话,余庆妍掩不住心底的惊讶,自己这个弟媳妇真不像见识短浅的乡下女孩子,自己说什么事情她都能接上,很多见识甚至让自己获益匪浅。

    余庆妍更替大弟感到高兴,家有贤妻能旺子孙三代呢,尤其是有见识的贤妻。

    “咱爸咱妈说了,等你们领过结婚证,就去生产队领你的口粮,这两日收的礼钱去掉酒席的费用,剩下的都给你和庆国,以后哪,你们好好过日子。”

    白玉娴愣了愣,她没想到余家居然会把礼钱给她和余庆国,要知道大多数人家收的礼钱都是给父母,因为父母要承担一切费用,像余家办得这么排场,花费必定不小。她以为余庆妍是说笑的,谁知余庆国送走结拜兄弟回来,直接就把钱给她了。

    “咱俩结婚这几天爸妈前前后后花了三百多,要不是爸妈手里准备的钱不够,不肯用我的,先用了庆安的那一份酒席钱,收的礼钱就都给咱们了。”余庆国解释给白玉娴听,指了指床上的钱,“去掉所有费用,大概还剩两百多,你收着。”

    这么说余家一共收了五六百块礼钱,想想也很正常,光六个女儿不算东西就给了三百,剩下那么多亲戚,坐了三十多桌,就算一人给一块也有二三百了。

    白玉娴没有把钱收下来,而是考虑片刻,说道:“庆国,这钱咱们能不能不收?”

    “为啥?”余庆国出口询问的时候,心中猛地一跳,充满了不可思议,不会是……

    白玉娴轻声道:“遇到咱爸妈这样大方体贴的公婆,是我的幸运,可是咱们小一辈还没好好地回报父母,就处处占老人的便宜,实在有点说不过去,这是其一。二呢,彩礼钱、见面礼、压箱钱、开箱钱、上车礼、改口费,加起来足有四五百,有这笔钱打底儿,完全够咱们过日子。三呢,咱们还年轻,以后好好干活就不会坐吃山空,倒是爸妈他们的年纪渐渐大了,手里多存点钱才好,平时买点啥东西用不着看儿女的脸色。”她最看不起处处啃老的子女,不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父母的付出已经很大了,何必再处处索取而不思回报?

    已猜测到几分的余庆国顿时大为感动,用力点头道:“好,明儿就把钱还给爸妈。其实我也不想要,但是爸妈非得给我,说不是给我的,是给你的,给咱们过日子的。没有爸妈给的这些钱,我也会让你过上好日子。”说完,麻利地把所有私房钱上交给媳妇。

    余庆国今年秋冬去了深山好几趟,打的猎物不仅够酒席所用,减少了开销,而且还卖了不少钱,加上原本的积蓄,去掉给玉娴的上车礼和压箱钱,总共剩下二百五十六块四毛钱。

    白玉娴起身从陪嫁箱子里拿出一个带锁的小木盒,把钱放进去和自己的私房钱一起,重新锁上放回箱中,一边锁上,一边笑道:“这是咱们家所有的积蓄,得好好藏着,还有两家奶奶给的首饰。”过几天就借口藏匿而收进空间,没有比空间更保密的所在了。

    听她提到首饰,余庆国立刻想到祖母给的金首饰,连忙摞了两把椅子,踩着椅子从梁头取下来一起交给白玉娴收着,并说明其来历。

    白玉娴倒是一呆,感慨道:“奶奶对咱们真好,以后咱们要好好孝顺奶奶。”

    等她重新锁好箱子,余庆国将她拦腰一抱,走向大床,笑嘻嘻地道:“咱们给奶生个重孙子,就是最大的孝顺啦!”

    白玉娴一惊,伸手抵着他的胸口,“小心有人呀!”闹洞房可是很凶的。

    “放心,院子里没人,我已经把大门锁上了,而且我早早就加高了咱家的墙头,插满了密密麻麻的荆棘,没人翻得进来!”人生四大喜之一最重要的就是洞房花烛夜,余庆国早有先见之明,可不想让任何人破坏自己的大好日子。

    在白玉娴惊愕之间,二人已一起倒向大床,青涩的男女互相交换着自己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