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

宁玉芯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幸福农家妇最新章节!

    余庆国巴不得明天就和玉娴一起去逛街,可是为了照顾玉娴那边的时间安排,最后经过白大娘从中传话,双方有志一同地定在三天后,不早不晚。

    白玉娴此时才了解这个时代的婚姻流程。

    绝大部分的婚姻都是由媒人介绍,不过人的天性是压抑不住的,哪怕在这个灰暗而混乱的年代,依然有不少私底下偷偷谈恋爱的青年男女,但是后者有伤风化,受人鄙视,容易引起是非,所以主流还是靠相亲认识继而结婚。

    年轻男女先在媒人的安排下见面,大多数在安排在媒人家,谓之相亲,双方都满意了,有的地方是男女双方交换手帕,他们这里就是男方给糖块。

    相亲结束后,两个年轻人心里都愿意,就会挑个时间去逛街,两人在媒人家碰面,不上对方家的门,第一次逛街需要双方各来一个女性长辈陪着一起,一是怕年轻人脸皮薄,二是怕年轻人有心怀不轨的。逛街是了解对方的一个机会,而男方多多少少都会给女方买一点东西,条件好的扯七八尺布料做一身衣服,条件差的买条手帕。

    逛街的次数不一,有的是一次,有的是多次,这个可以随意,往后几次都不用长辈陪同了,大多数人家都逛一次街,因为大家的经济不足以支撑多次逛街购买东西,逛街后就是登门认亲,接着就是定亲、结婚。

    和余家约定逛街的前一天晚上,白母来到女儿的房间。

    白玉娴刚刚熨好衣服,平铺在床上,为明天出行做准备。就是相亲那天穿的衣服,因为是她唯一一套没有补丁的体面衣服,哪怕是旧的,所以明天还是穿这套。

    “玉娴。”白母坐在床沿叫了女儿一声,打开手里的灰蓝色手帕包,露出里面零零碎碎的钱币和票证,在女儿震惊的目光中道:“这里有十块钱和五斤粮票,你拿着,明天你和庆国逛街,别净叫庆国掏钱买东西。”

    白玉娴忙推了回去,笑道:“妈,我知道你的意思。我手里有十几块钱和几斤粮票,明天都带上,用不着家里的。”原身比较受宠,清楚家里总共也就一百来块钱的积蓄。

    “你手里有钱我知道,可我怎么不知道你还有粮票?”白母满脸狐疑。

    白玉娴连忙道:“我在城里上学时妈特意给我换的粮票,我胃口小,加上从家里带了一些口粮,于是就省下了几斤粮票,我一直收着,忘记跟您说了。”

    话,是谎言。

    粮票是她自己收藏的,原身上学时换的粮票早就用完了,也巧,在她收藏的票证中竟然夹杂着四十几张本地粮票,市级的,有二十几张可用,细粮和粗粮加起来约有二百多斤。她现在有些后悔没有好好收集粮票了,这些是伯父给她的,只有三千来张,她记得穿越前有很多牛人收藏票证超过数万张,有的甚至收藏近万种票证,几乎覆盖了整个神州的各个地区。

    听她这么说,白母也就相信了,麻利地收回了手帕,她知道女儿一向勤俭节约,平时的零花钱都攒着,不然不会存下十几块钱,要知道去年她的二十五块分红都交给家里了。

    “那你早点睡吧,养足精神用在明天。”白母起身。

    “知道了,妈。”

    白玉娴等白母走后,就着煤油灯,从空间中拿出原主积攒的那十几块钱,又从本市粮票中挑出几张粮票,一张五斤面额、一张二斤面额和两张二两面额,二斤面额的是面粉,其他都是杂粮,粮票和钱包在一起,放进帆布挎包。

    摆脱想跟着一起出门的弟弟,在白大娘家和余庆国碰面时,白玉娴就挎着这个装了随身物品的帆布包,帆布包是军绿色,正中间的部位绣了一颗鲜艳的红色五角星。

    正和白大伯、白大娘寒暄的余庆国看了一眼,又偷看了一眼接一眼。

    虽然还是相亲那天的那身衣服,但是白玉娴和那天很不一样,她把肥肥大大没有型的裤子改成了中腰西裤,碎花衬衫的下摆塞进裤子里,裤子没有裁剪到紧身贴腿的程度,白玉娴实在是不敢这么做,可是熨烫得笔直的裤线依然显得腿型特别好看。

    并不算离谱,现在就有这样款式的裤子,就是穿的人比较少。大家的裤子之所以这般肥肥大大,是为了节省衣服,肥大的裤子夏天当单裤穿,春秋时分里面加条秋裤,冬天则罩在棉裤外面,这样就不用浪费布料和金钱做一年四季的裤子了。

    裤子是其中一个变化,第二个变化就是白玉娴把两条乌黑油亮的麻花辫折了进去,辫梢藏在头发里,半透明的薄刘海愈发显得眼睛明亮有神,面庞俏丽异常。

    陪余庆国来的人是他二姐余庆丽,和白玉娴说话时看到自己大弟的样子,忍不住一笑。

    “庆国,趁着早上凉快,咱们快出发吧。”白大娘暗笑一声,转头看向余庆丽,“二妮儿,我坐你骑的自行车,让庆国骑车带着玉娴。”

    “好嘞!”余庆丽也是这么想,答应得那叫一个干脆。

    白玉娴脸上一红,她皮肤白皙,两团红晕十分明显,侧坐在余庆国自行车的后座,不知是谁的心思这么细致,后座上绑着软垫,行走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也不会硌得难受。

    路上行人不少,多是步行,偶尔才能见到一两辆自行车按着车铃招摇而过,显得他们这一行人很扎眼,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拥有一辆自行车不亚于二十一世纪拥有一辆宝马。余庆丽带着白大娘在前面,余庆国带着白玉娴落后三四丈,小青年带着小姑娘,一看就知道她们正在处对象,很多路人露出善意的笑容,调皮的年轻人则吹两声口哨。

    “咱们公社就一家供销社,前几天我回家时顺路去看了,东西不够齐全,要想买好的还是去城里。”余庆国一边卖力地踩着脚蹬子,一边和身后的白玉娴说话,他今天很开心,把行程一一告诉白玉娴,“大姐是人民百货商店的售货员,咱们买东西方便。”

    白玉娴一愣,“你大姐是百货商店的售货员?”大娘好像没提起这件事,只说过余家很有本事,大女儿是当地唯一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城里上班。

    人民百货商店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百货大楼,现在有好几个称呼,每个都不一样。

    生产大队是后来的村,人民公社是后来的乡镇,每个公社只有一个供销社,卖针头线脑火柴香皂布料等各种生活日用品,供销社的售货员已经是非常吃香的职业了,不比城里的工人逊色,百货大楼的售货员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百货大楼一般都是设立在城里,里面的商品更加丰富,供销社没有的它都有,像工业物资如自行车手表等只有百货大楼才卖。

    原身在上学的时候为了增长见识,曾经和同学去过百货商店一次,当然她没有买东西,同学买了,那里人头攒动,简直是热闹得不像话,奇缺的物资导致很多人半夜就在门口排长队,而且很多东西有钱有票都买不到。

    白玉娴真没想到余庆国的大姐居然在百货大楼上班,难怪他家能弄到工业票。

    “大姐夫在机械厂上班,庆安就在大姐夫手底下干活,大姐是卖自行车的,和各个柜台的售货员都有来往,有大姐在,咱们能买到别人买不到的东西。”余庆国笑着解释。

    这时候的县城很落后,土路坑洼不平,尘土飞扬,两边房屋又矮又破,很不起眼,行人的衣服只有灰黑蓝绿几种颜色,偶尔有一两个头上罩着彩色纱巾,倒是百货大楼屹立在交叉的十字路口,门前人来人往的,十分热闹繁华,左右都是国营企业和国营单位。

    余庆国的大姐叫余庆妍,今年三十六岁,长得和母亲妹妹都很相似,一看就是一家人,知道大弟带对象过来买东西,再看白玉娴长得虽然温婉柔美,但是举止大方,并不轻浮妖冶,笑得更加热情了,拉着白玉娴说了好几句话,才对白大娘和余庆丽说道:“姑,二妹,让庆国带玉娴逛逛,你们留在这里我陪你们说说话儿。”

    白大娘和余庆丽笑着答应,余庆妍交代大弟道:“我跟几个柜台的同事说过了,你想买什么东西就说是我兄弟,他们会把好东西拿出来给你挑选,你给玉娴多买几件东西,身上带的钱和票够不够用?不够我这里有。”余庆妍相当疼爱五个妹妹后的第一个兄弟。

    余庆国连忙道:“够的,大姐。”除了几张工业票,他妈把攒了好几年的票都给他带来了,还给了五十块钱,他自己攒的钱和票也带上了。

    辞过白大娘和余庆妍姐妹,余庆国邀请玉娴去别的柜台逛。

    百货商店是一座二层楼,副食品、日用品和衣料等柜台都在一楼,可能是夏天的原因,人不算太多,大多数都是只逛不买。

    即使如此,白玉娴也热得香汗淋漓。

    余庆国护着她不让旁人碰触到她,先去卖衣服的柜台,“玉娴,你喜欢哪一件?我们来得有点晚了,的确良的衣服和布料卖光了,听说每次有的确良的消息传来,城里的工人就半夜起来排队抢购,每次都一扫而光,下一次让大姐提前和人说,给你留一身瑕疵最少的衣服。”

    的确良衣服由出口转内销的原因是衣服有瑕疵,没有瑕疵的的确良衣服早就出国了。余庆国的大姐在百货商店上班,其中的内情他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