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成为曹丕

冷泡茶加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对于安禄山的盛唐添土人这个称呼,李世民不置可否。

    他的脑袋这一刻无比清晰

    唐皇义子,造祸之首,乱出于内

    李世民沉默着打量着那幅抄录自后世的地图,一时间竟有种错觉,仿佛这副地图竟变得无比巨大。

    地图上雾霭沉沉让他辨不清方向,一个恢弘的唐帝国在他手上诞生,但内部还有一些丑陋的如暗疮一般的东西还在顽强的跳动。

    经前隋和父皇,到了自己手里也依然悬而未解

    另一边对贞观群臣来说最显眼的莫过于安禄山的这个安姓。

    房玄龄本人对史册看的颇为了解,娓娓道来

    “前汉佛门法师安世高据记其原乃安息国王子。”

    “其后裔安难陀始世居凉州,为武威望族。”

    后面的事情长孙无忌几乎转瞬间就想起来

    “九姓胡凉”

    武威安氏,李轨自立为安氏所杀,然后皇子建成往原州收降。

    一时间几人的神色既奇怪又丰富。

    又与佛教有些干系不过这个念头也就在杜如晦脑袋里存在一瞬,随后摇头道

    “安氏世居武威镇河西。”

    这句话就已经够了,那乱后似乎河西首先便丢了,即便是投了吐蕃,也该阻碍归义军,如何不显其名

    李世民面色如常,轻描淡写的将此事揭了过去。

    “此事暂且记下便是。”

    关于曹氏为何被偷家,糖尿病虽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效果,但比起来曹丕亲手造的孽都算不太重要的了。

    曹丕本人相当放纵,这个放纵并不仅仅体现在饮食上。

    比如旧友王粲去世,上坟时候曹丕能说出王粲最喜驴叫,当用驴叫送他一程,随后毫不犹豫带头学驴叫;但在魏讽之乱时也能毫不犹豫夷王粲之族。

    比如在对待美色上,后世批评曹丕浮华轻薄,经常叫朋友出来开趴体,并用自己的美姬开炫妻大会,甄姬与郭后都有此记录。

    而秉承着曹氏传统,文皇帝最爱的永远都是下一个,受其宠幸的名字就有一长串甄姬、郭后、李阴柴三贵人、任氏、徐姬、潘朱二淑媛、莫琼树、薛夜来、田尚衣、段巧笑等等。

    某种意义上来说曹丕又很务实,郭氏对曹丕称帝“有所献纳,有智有谋”故封后。

    纳甄姬之后任氏失宠,曹丕毫不犹豫“逐之”。

    纳郭氏之后甄姬失宠,有怨言,郭氏进谗言,曹丕便“赐夫人死”。

    甄姬之死连累了亲生儿子曹叡,十五岁的曹叡从齐公被废平原侯。

    曹丕自己都担心如此不当人的行为会让曹叡怨忿,直至自己病重将死才无奈立曹叡为太子。那么曹叡拒绝去给自己老爹送终也合情合理。

    父亲的放纵与母亲的赐死对曹叡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后来史书记载“魏明帝好妇人之饰”,有人结合曹叡外貌“天资秀出”的记载,猜测曹叡很可能是因为思母成疾有了心理疾病。

    对着镜子戴妇女装饰以追思母亲甄姬,想想还挺合理的。

    后来在熬死了诸葛武侯之后,糖尿病的症状开始逐渐在曹叡身上体现,这个症状曹叡在父亲身上见过,也是由此曹叡开始性格大变。

    比如青龙三年出现的神婆得到了曹叡笃信,甚至还将神婆的“水方”分享给同患消渴症的卞兰。

    比如刘放忽悠曹叡的时候,正说话时候曹叡睡着了,白日莫名犯困也是糖尿病症状之一。

    也由此曹叡开始醉心于建筑,并开始广纳嫔妃,且同样直到病死的这一天才立了太子。

    曹叡也基本上走完了讨厌曹丕、理解曹丕、成为曹丕这三步。

    对曹丕多一些理解之后为了制衡权臣,曹叡还召回了曹丕的宠臣吴质,吴质拍着胸口给司马懿作保并攻击陈群,于是陈群累受责骂,司马懿逐渐掌权。

    吴质平时结仇太多,死后群臣建议谥“丑”,曹叡想起来吴质也是父亲炫妻大会的成员,生母养母都曾受吴质色视,便签字通过。

    被玄宗父子挖掘提拔的太监宰相李辅国,死后也同样被谥“丑”,只能说曹氏父子跟玄宗确实挺有渊源。

    “这真不愧是一家人。”

    刘备对老曹家彻底叹服。

    消渴症,心理疾病,早逝,不立世子,全都赶到一起,让刘备感觉只有一句话

    “这老曹贼能传三代已是奇迹。”

    张飞凑到庞统旁边,数了一下曹丕宠幸的妃子

    “十三名宠妃这曹丕可真有他父亲遗风。”

    “如此看来那唐朝的皇帝倒是比他强多了,独宠一个。”

    庞统不屑“身有暗疾故广采,以期有个正常的儿子罢了。”

    “曹贼不也如此子嗣多早夭,故而喜孤孀,以期多子。”

    张飞瞪大了眼睛,没想到还能这样解释,随即问庞统

    “那军师可有子嗣”

    庞统愈加神气

    “有子名宏,来益州之前已经接到了公安县居住,想来也应该已被关将军接至江陵妥善安置。”

    “十六年后便能加冠,想来应亦能承吾才名。”

    庞统说这话的时候目光不住的往孔明身上扫,那意思再明白不过。

    如果按光幕所说,孔明因为那什么质量不行,亲子还要再等十六年才降生呢。

    孔明倒也不恼,幽幽道

    “庞宏既然是凤雏所出,想来定能在光幕中闻听其名,知其才观其功。”

    庞统顿时卡壳。

    孔明也不理会这个,只是看着曹叡的记录感觉其也不容易

    “亲眼看母亲被赐死,又不为父亲所喜,早年励精图治,后来受困于消渴症,还有司马氏之不臣”

    庞统整理心情道

    “直到身死之日才立太子看来由此才有司马氏可趁之机”

    孔明默默算了一下,依稀记得此前光幕随口说过曹叡执政十四年,若由此推算

    “曹叡死时,至多三十五岁”

    “那倒也难怪了。”张飞嘟囔道

    “好不容易坐了这个位子,谁能想到才三十多岁就要死了啊。”

    相较之下,益州众人对那个神秘的唐朝更感兴趣一些。

    “这唐不见赵高之旧祸乎”张松感觉难以理解。

    “这又如何”刘备长叹一声道

    “若光幕所言无错,此唐国祚将尽之时,有天子更是靠着宦官矫诏登基。”

    张松哑口无言,以赵高作比本就是不想说十常侍,但合着这对于前朝之祸是复刻了一遍

    “何须唐大哥你忘了黄皓”张飞不以为意

    “咱们从光幕上看着好像百年一瞬,但可能五六十年就足够让人忘了祖坟是朝哪儿了。”

    刘备既怒且惊又喜

    “翼德竟有如此见识散场后须记得去亲身参与成都内河道疏浚。”

    张飞苦着脸答应下来,他可还记得入城时候嫌弃那些水沟臭气熏天呢。

    对于这个在唐朝得到丑谥的太监,李世民的回应简简单单

    “当立祖训,严禁宦官干政”

    侯君集有点迟疑道

    “大家,这既称父子,可见此獠得势不止一朝。”

    李世民眉头再次皱了起来。

    侯君集求助的目光看向了房玄龄

    “玄龄,光幕可有言这玄宗入蜀之后是何境况”

    房玄龄摇了摇头简述了一下

    “只知这乱应是平了,然国力大伤,为吐蕃所趁,失了河西。”

    此时杜如晦忽然插嘴道

    “安史之乱时我唐诗仙李白有诗句。”

    “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侯君集神色巨震,张了张嘴巴,但最终什么都没说出来。

    少帝,日月双悬,这意思实在是太过骇人,但现在由不得他们不想。

    晚唐处处都能见到安史之乱的影子,如此浩劫,能靠逃入成都的玄宗平了吗

    李世民神色明灭不定,最终只是简单说了一句

    “先看便是。”

    古代的皇帝,有人做过图表统计,495位皇帝的平均在位时间仅为五年。

    曹丕属于是刚刚跨过及格线,而有人则是远超这个平均线。

    比如在位时间位列第七的玄宗,比如位列第八的刘禅。

    相较而言刘禅的帝位坐的波澜不惊,前面有诸葛武侯代练,武侯病逝后有出师表指导。

    史书评价上,一个庸字贯穿始终,评价也相对简单清楚。

    仁善当然是算得上的,自武侯起至阿斗终,季汉仅在魏延之乱给了夷三族的处置,其他时候鲜有大刑,属于是和三国魏晋的“九族消消乐”版本对着干了。

    另外就是因李邈在武侯死后诬其为狼视虎顾之徒,被阿斗诛杀;刘琰怀疑妻子与阿斗私通,私罚妻子辱及阿斗,被斩。

    刘琰这个属于私仇,不评价。

    李邈其人,在刘备入蜀时就闹过笑话,新年敬酒时指责刘备取益州失节。刘备反问那你为何不帮刘璋李邈大言不惭回答说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当时就有人请诛李邈,被武侯保了下来。

    阿斗估计也是考虑到这一茬,所以对李邈很腻歪若无相父你早死,还能反咬一口的

    而除了杀此三人外,直至亡国,对于阿斗之祸最严厉的指责也不过是百姓“面有菜色”。

    但除此之外也不能否认阿斗于大节有亏。

    武侯死时是奈何秋风五丈原,长叹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阿斗投降时,将士咸怒,拔刀砍石。时年62岁的姜维密信阿斗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

    相较之下,阿斗便是“此间乐不思蜀也。”

    与姜维放一起就让人倍感讽刺,难免让人迁怒于阿斗。

    只觉得姜伯约一腔热血,半缕忠魂,说与野狗听。

    抱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