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以斗争求团结

冷泡茶加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益州三人对于张辽的战绩反而并不是非常惊叹,因为赵云还在旁边坐着呢。

    法正倒是闹了个脸红,掩面不言。

    孔明则是想起来了光幕中“自己”对于夷陵之战的感叹唏嘘无限

    “孝直当勤养身体,无病无灾方能成兴复之业,我这儿有一个荆州张神医给的养生方子,今后有空来与我同学便是。”

    法正大喜,拱手应下。

    咱们前面提过,陈寿评价刘禅说他是“素丝”,身边是啥人就染啥色。

    但孙权其实也差不多,终其一生历任四位都督,君臣互相成就,因此每位都督的盖棺定论也可以看做是孙权的评价。

    在三国志中,周瑜、鲁肃、吕蒙三位都督是合一传,但陈寿评价的时候很有意思,将周瑜鲁肃放一起,吕蒙另列。

    周瑜鲁肃是“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

    毫无疑问的当世英才有没有

    吕蒙就是“虽轻果妄杀,终於克己,岂徒武将而已”

    翻译一下就是总比武将要强上一些的吧

    褒贬之意很明显,陈寿也算是老阴阳人了。

    周瑜鲁肃之才不用多赘述,一个二分天下之策,一个榻上策,论述的清楚完整明白。

    而吕蒙所献的计策是啥他认为只要能拿下荆州“何忧於操,何赖於羽”

    后续的计划和蓝图都没有,反正就突出一个苟着就行了。

    并且还拍孙权马屁关羽可以乘船顺江而下打咱们,但是到现在都没打,全赖至尊圣明啊。

    这基本就属于以己度人了,同理也能看得出来,如果吕蒙关羽易地而处,吕蒙第一件要干的事儿还是顺江而下背刺盟友。

    咱们现代解放军出版的中国历代军事战略一书,评价吕蒙

    读书只学得了诈谋诡略,没有学得安邦定国的雄才大略。

    而吕蒙这个鼠目寸光的操作也和咱们建国之后的印度差不多。

    故而咱们的教员感叹我想了十天十夜,也想不通印度为什么要搞我们。

    新中国毫不犹豫扞卫尊严与领土,以七百余解放军的牺牲为代价,耗时三十二天歼灭印三个旅,另毙伤俘敌逾万。

    由此印度安生了六十年,生动诠释了教员的那句至理名言

    “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

    最后这句话让庞统眼中的赞美欣赏之色简直要溢了出来,大力拍着诸葛亮的肩膀道

    “孔明,汝应铭记在心”

    “盟友非亲友,哪有那般妥协之理”

    “一味忍让,名为盟友,实乃家奴”

    孔明将此话小心抄录上,虽然不明团结之意,但终为汉文,模糊也能猜出来个意思,一时间只觉得自己又学到了,短板又少了一个。

    对这句话孔明也有自己的理解

    “其言看似说国与国,但实际上下邻里乡间,上至番邦各国,亦为适用。”

    “就如那南中之定,在施以恩惠,如何不是此番之理”

    庞统撇撇嘴一时间倒是有点羡慕孔明的脑子,他还真没想那么多。

    “这后世的后辈们都是铁骨好汉子,真能打”张飞由衷赞叹。

    光幕上说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换成了地图,他们能看到密密麻麻的红蓝箭头在地图上彼此撕咬。

    其中红色的箭头一往无前,击碎蓝色的行军线,并直插其腹地。

    “前后不过一个月,灭其军,直逼其都城,入其国仿若入无人之境”

    赵云情不自禁站起,身为武将,只恨不能亲自参与到如此战役中

    “只是不知这一旅是多少敌军”

    张松摇头晃脑道“鲁君子齐史有言,二百人为卒,二千人为旅,万人一军。”

    孔明慎重一些,道

    “今古颇多不同,更遑论番邦,但想来应是两千人以上,万人以下。”

    “如此之战功,堪称勇烈只是”

    这段时间孔明也已经算过后世的开国之时,根据主公之忌辰能算出后辈当时之年份。

    但明明应是七十余年,为何说这印度仅是安生了六十余年

    “七百多个好儿郎”赵云轻叹,随即遗憾

    “后世强敌环伺,如此战绩依然只能迫使对方虚与委蛇。”

    “汉唐得此功,必灭其国”

    赵云言语铮铮,心中升起无边渴望。

    侯君集等几人还在猜测这印度是哪门子国家时,长孙无忌已经很有眼力劲的将大唐皇帝最珍爱的地图给推了过来。

    光幕之地图配上李世民的地图,再辅以文字讲解,总算明白过来。

    “今日方知世界之大”魏征扑到了李世民的地图前面,满脸迷恋

    “此乃真国宝也”

    “如此广袤之土地,有邦国几何”

    侯君集冷静一点,武将思维瞬间占据上风

    “可有强敌可有如这印度一般不臣贼子”

    李世民轻松笑笑,魏征的“国宝”称呼则是让他想起来了那名为大熊猫的东西。

    不然令剑南道献上一对大熊猫

    嘴上则是满不在乎道“千百年后,华夏举世皆敌,有法、德、英等等数国,无德无信,更有倭奴,屡屡侵犯。”

    侯君集沉思,而魏征则是已经看到了李世民朱笔圈起来的“倭奴”二字。

    “陛下半年前下的海船之诏,可是为讨倭奴”

    李世民点点头,然后打算看魏征放什么闲屁。

    “陛下明武”魏征拜下并提出谏议

    “陛下何不水师皆改海师东有倭奴,西有身毒,皆赖水师将士弘我大唐仁政。”

    这是魏征李世民瞪大了眼睛。

    只听魏征继续道

    “且陛下有如此仙机,更有千古一帝美誉,当时时自省,勤勉治政,如此方不负仙机之厚爱。”

    李世民点点头,这才对嘛。

    心中倒是有点好奇那后世的兵法书,不知道如何评判他自己

    孙权的晚年相对更简单一点,因为在夷陵之后已经陷入了客强主弱的窘境。

    孙权也并不是不想做事,比如欲攻夷洲和朱崖今台湾和海南,欲跨海攻公孙渊。

    但陆逊这个大都督皆反对,最终孙权什么都做不成。

    从历史角度来看,孙权这个皇帝的窝囊程度算汉末之最。

    旧臣们仗着是有孙策孙坚的情面蹬鼻子上脸,孙权要笑脸相迎。

    江东豪右一副“臭江北的来我们江东要饭了”的态度,孙权要屈身拉拢。

    身陷窘境,在倾尽全力培养的太子孙登病故之后,孙权干脆玩儿了个二宫之争。

    抛出两个孩子分立太子鲁王,冷眼看四姓大臣们站队攻讦,然后杀了个人头滚滚神清气爽。

    最后出了一口气的孙权于二宫之变结束的第二年撒手人寰,葬蒋陵。

    孙权的墓葬还有一个值得称道的点儿就是选的地方不错,蒋陵所在的梅花山是砾岩,十分坚硬。

    故而明朝修陵墓时本来是要给孙权的坟平了的,但当时手段搞不定这种岩石。

    被教员称赞用兵仅次于二凤的朱元璋便很大度表示孙权也是好汉,让他留着给我看大门吧。

    老朱大度了,但当时的工匠图省事,移走了孙权的石麒麟,并拆了墓葬神道。

    到了清朝时孙权的后人为了报复,买下了老朱称吴王时的后花园在上面种菜。

    你让我祖宗守墓,我在你王府动土,也算是一报还一报。

    而孙权墓到了咱们如今也算一个景点,前些日子还有个趣事儿

    有一位高考学子带了个小老虎手办、虎皮卷蛋糕、合肥地图、中科大录取通知书前去吊唁孙仲谋。

    中科大是咱们国内顶流大学之一,校址就位于合肥。

    希望仲谋兄泉下有知的话,笑一笑吧。

    张飞面色倒是有点愁苦了,他猜也猜得到,张飞墓多半没什么说法了。

    刘备想了想自己的惠陵,更开心了。

    不过还是要为老祖宗鸣不平一下

    “论打仗李世民第一就算了,高祖第二都算不上”

    孔明宽慰道“主公看此前的天工开物可知,后世农田越来越多,粮食产量也越来越高。”

    “如此地更广,民更多,领军平天下的难度当然就更大。”

    糜竺低声叹道

    “孙侯如此晚年,不也是一报还一报”

    “确实。”庞统摇头,他看的也明白

    “背盟而守成,如何经营得过豪右大族”

    庞统心里都能猜得出来江东定然非四姓不得举。

    “只是孙侯晚年竟有如此激烈手段”

    刘备看着光幕上孙权墓的图片,看着放在墓前的一只憨态可掬的小老虎

    “孙权少时好射虎如此看来其并非是孙家异类,只不过是将这股勇烈压在心底罢了。”

    说着说着刘备忽然想起来私下间热情似火的孙夫人,不愧是孙家子女。

    更是想起来此前说过的孙破虏,当年见面也没想到,有朝一日竟会娶其女

    光幕够大,孔明眼神也够好,轻轻眯眼孔明将图中的通知书读了出来

    “科学技术大学录取通知书同学,录取你入我校”

    “科学技术”孔明一时间无限神往。

    这便是后世的太学不授经学,而精研科学技术。

    既是后世学府,那想来唾手可得的天工开物在其学府内应该一点都算不上高深。

    如果能在其中学习就好了这是孔明最真切的想法。

    “经高考而入大学”庞统一时间也是思绪万千。

    如此唯才是举,而无大族之祸。

    想来孙侯泉下有知,对此应是羡慕得紧。

    昨天批评看在眼里,今日写完跟编辑探讨了一下,然后推了稿子重写,故而迟了,第二更正在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