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雍凉不卸甲,中原不释鞍

冷泡茶加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张合的死因恰恰就因为他是大魏忠臣。

    需要再重申一下的是,司马懿是西线战区的统帅。

    虽然卤城兵败,虽然被骄兵悍将骑脸,虽然回头复盘决策全都有问题。

    但在司马懿看来,你张合的问题更大啊。

    三个毫无疑问甚至可以说优秀的决策,卤城之战败而不损的战绩,实在是有点碍眼。

    故而追击退军的诸葛村夫,在司马懿看来是最后的机会。

    张合胜,则西线战区的战绩就能好看一点,皆大欢喜。

    张合败,那就和司马懿郭淮贾栩等人一样,更皆大欢喜。

    结果没想到张合挨了箭雨伏击

    另外说一下,晋书记载卤城之战司马懿斩首万余,胜利撤退。

    张合要是在地府看到这一茬估计比窦娥还冤您都大胜了还要我追击干嘛

    “这张合”

    看到张合落幕,张飞居然也生了几分唏嘘

    “虽然打仗弱了点,运气差了点,但行军布略可谓周全,竟死于争权。”

    黄忠笑道

    “张将军可是想起了宕渠之胜立马勒铭乎”

    张飞同样道

    “黄将军定军山威慑张合,亦彰显勇猛也。”

    随即两人一起叹气张合,好人呐。

    刘备也幽幽补了一句

    “夷陵后,张合跟着那曹丕去打江陵,不也又成就了江东威名”

    至于街亭之战众人都默契的没有去谈,毕竟马良还在这儿呢。

    只是刘备如此反而更明白街亭张合为什么不敢继续进军了。

    戎马半生,所遇皆悍将,忽有轻胜,反而不敢置信了。

    简雍很好奇

    “若是蜀中有粮,相持下去,谁能胜”

    庞统对孔明很有信心

    “司马懿必败,陇右必不下。”

    他们身后就有地图,庞统干脆指着身后地图道

    “大雨会导致祁山水道的水位上升,即使有粮,亦难运送。”

    “司马懿能从关中三百里平原调粮过来,而且那郭淮能征汉胡之粮。”

    “孔明能掠民之粮乎”

    孔明默然。

    他是能对宾客们说“一夫有死,皆亮之罪。”

    如何能去掠那些百姓之粮

    庞统摊摊手,随后谈起来另一个问题

    “且,那盟友孙侯攻合肥又是不克而还。”

    “东线无忧,再抽东线精锐支援陇右,又如何”

    简雍了然

    “蜀中多半已无可战之兵。”

    李严这里就相当不好说了。

    一句话来形容裤裆里撒盐,闲得蛋疼。

    看到诸葛亮回来,李严大惊,反问丞相

    “后边军粮足够,丞相你怎么回来了”

    然后断言,肯定是运粮官从中作梗,坏丞相大事

    您等着,我马上去把运粮官岑述这个国贼给砍了

    同时李严还给刘禅上书

    您别罚丞相,他肯定是想假退军真诱敌。

    这一刻的李严简直就是扑克牌里大小王,哥谭市里他最狂。

    丞相压根懒得争辩,直接将和李严此前的信件记录递了上去。

    李严哑口无言俯首认罚,最终被丞相罢官职贬庶民。

    刘备病逝之后,托孤丞相和李严,当时的职责划分是这样的

    丞相为正,李严为副,丞相主政,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后来事情咱们也都知道,丞相直接在成都以蜀锦为引子,筹军费,聚人心,并靠着蜀锦带来的利益快刀斩乱麻平了南中。

    随后正式开启了北伐,在这中间李严只能一边镇守永安,一边恰柠檬。

    从刘备病逝之后,李严大概总共干了这几件事儿

    上书给丞相我觉得益州太大了,东部这边不然切割出来设个巴州我李严就很适合做这个巴州刺史,怎么样

    丞相不怎么样。

    李严不气馁,再次上书给丞相您劳苦功高,我觉得您应该加九赐九锡,进爵为王。

    丞相你有病吧

    曹真伐蜀之后,丞相干脆把李严调到了汉中伱别整天琢磨有的没得了,来为国出力吧。

    虽然李严此前的职位是由他儿子接任的,但在李严看来这是夺权。

    所以虽然丞相没有感觉,但李严觉得自己已经受尽折辱。

    最终在卤城大胜之后,李严发动了蓄谋已久的计划,打算给诸葛亮一个教训。

    丞相多半再次觉得李严有病,然后反手夺官贬民,准备下一次北伐去了。

    而千年来围绕李严的操作,大家的疑惑也是一样的

    李严你这真是肚脐眼放屁怎么想的

    张飞目瞪口呆,无比赞同

    “他怎么想的”

    “莫非真的脑袋有病”

    孔明只觉得这个丞相诸葛亮也太难了,身边呆着的都是什么歪瓜裂枣

    庞统正在沉思便感觉到一股和善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回头就看到了笑眯眯的孔明

    “士元啊,在益州你可千万别领兵。”

    庞统虽然觉得莫名其妙但也很承情

    “定然,流矢无情,统可是要跟你比比功绩的”

    然后庞统心里补了一句即使比不上也要有自己的庙。

    未出仕前他可是和孔明并称的

    若是最终只能给孔明做陪祀,岂不是让后世人觉得他庞统有名无实

    张飞盯着光幕上曲折的故事,最终恍然大悟

    “又是大哥的问题”

    刘备才懒得与张飞置气,只是觉得

    “我当时临死,谁能想到后事是这样的呢”

    “三弟”关羽制止了张飞进一步作死,对孔明反而很是理解

    “剿灭南中叛乱,随意一将均可。”

    “但若平南中之乱,非军师不可。”

    张飞想起来那些自己现在都不明白的什么利益捆绑,叹服道

    “这倒是”

    “而且那李严还是个脑壳有病的。”

    “要是真让他带兵,可能军师死了都看不到北伐。”

    刘备只能在心里感叹,还好那李严并不在此。

    不然非得跟三弟拼命不可。

    糜竺感觉以自己只会赚钱的脑子来看也难以理解

    “劝军师加九赐进王,莫不是以为军师是曹贼乎”

    “那他干嘛去益州”简雍觉得李严在人生重要路口迷路了

    “其人本就是刘表之臣,曹贼来时直接投了曹操。”

    “说不定此时已经成了曹贼心腹了。”

    糜竺谨慎不看好

    “就这错漏百出的计谋水平,曹贼也未必要他。”

    一些小细节,往往就隐藏在史书小细节里。

    比如因为李严这档子破事儿,丞相不得不从汉中回来到刘禅面前去说明情况。

    这也是刘禅与他的相父见的最后一面,丞相可能还有空回家去见了疏于教育的幼子,和默默支持从不多言的夫人。

    丞相是个好丞相,同时也在努力做好一个父亲,成都的家庭给了他短暂的温馨,直到回到汉中时候,丞相还给自己哥哥写信聊到了自己儿子

    丞相觉得自己儿子聪明伶俐,但是太过早熟,担心以后成不了大器。

    咱们现在有句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丞相家当然不穷,但对诸葛瞻来说,父爱毫无疑问是贫瘠的。

    这个被寄予厚望诸葛亮幼子,却只能从旁人之口了解自己的父亲,因此早熟几乎是必然的,他要让自己的言行举止,配得上是大汉丞相的儿子。

    而诸葛亮,选择将自己全部心血都倾注到这片土地上。

    他要组织一次前所未有的北伐,倾尽全力,为季汉搏一个未来。

    而在卤城大败之后,整个雍凉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躁中。

    虽然曹叡很想骂娘,但为了安抚军心,还是为雍凉的将领都封爵赐功。

    而曹叡本人的态度史书也有记载“天子忧之。”

    而当时的时局,史册总结的相当精准

    雍凉不卸甲,中原不释鞍。

    “威震如此”

    张飞很羡慕。

    二哥有威震华夏,子龙有七进七出。

    即使大哥也有夷陵掀桌子迫使孙权认了大魏吴王这个头衔。

    此刻军师更是靠着北伐积威如此。

    相比之下自己那个宕渠之战好像就真的不太够看了。

    不对,如今看来那个宕渠之战也就胜了张合,而张合呢也就胜了马谡。

    自己仅比马谡强一线

    张飞摇头,今天过后他也要请战,不能只在临沮韬光养晦了。

    但实际上没人搭理张飞,众人都在看着光幕怔怔走神。

    即将就是决战了

    明白后世为自己传名之后,黄忠对军功首次有了渴望。

    而如今看着这肃穆的气氛,黄忠第一次开始痛恨自己的老迈之躯。

    关羽在走神,襄樊轻慢带来的结果就是自己死了承了所有义名。

    而复兴炎汉的责任全部压在了兄长身上,兄长一死再被军师独立挑起。

    果然如光幕所说啊。

    “魂归泰山府君,反而最是轻松简单。”

    刘备动了动嘴唇“夷陵”

    一切始于夷陵,一切葬于夷陵。

    放手一搏,亡命一赌,最终满盘皆输。

    汉失天命乎刘备第一次有点怀疑。

    孔明不说话,因为黄月英靠在他的背上在默默哭泣。

    夫妻同心,孔明也知晓此刻并不用说什么,只握紧了夫人的双手。

    最后一次北伐之前,丞相在给自己兄长写信时候,顺便给孙权写了一封信。

    丞相表示求求你们江东做个人吧

    今天情况特殊,不过二更稍后,八点以前应该。

    本章完